为什么验厂要请咨询公司才能通过做咨询十几年了,看了感触了很多。现在也在开始逐步转行了。往好的方面想,也是为中国制造做了一点点贡献吧。
你情我愿,开工厂肯定难免会遇到各种验厂,如果不想验厂直接就不接订单,这个最简单。买家也是为了有个推卸责任的借口吧,最近的BCI不就是典型案例么。
作为工厂老板每天想的是如何多接订单,提高生产,提高品质,稳固工厂发展是吧,保障每个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下去。除了个别外资企业,谁有经历去琢磨验厂的事情;本身验厂不是一个人的事情,是关系整个工厂管理体系的问题。
从我们国家加入WTO开始,各类跨国采购商对工厂的验厂一年多则上10次,少则3次;从客户自己的标准到SA8000认证,再到现在的BSCI、SEDEX,一路走来,各类采购统一标准,也减少了工厂重复审核的成本。
90年代的工厂乱象已经是过去式了,现在工厂都规范了,只是工厂不懂验厂的标准与买家要求,很容易就陷入验厂困境中,初次验厂不通过,又要重新验厂,重新验厂再不过,订单也就黄了。由于这种现象频繁的发生,所以工厂只能寻求捷径,找咨询了。
其实做咨询也是很辛苦的,无非就是赚一个信息差的费用,舟车劳顿的去工厂教负责人按验厂要求整改,协助工厂建立体系标准、资料、员工培训等,但是这种辛苦它能够获得工厂负责人的认可,最起码是实质性的帮助了工厂;然而工厂投诉最多的也就是认证机构的审核员了。
把咨询分为2类来看: **类:真正的帮助工厂在节省费用,正确的指引工厂实施验厂标准,减低工厂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,杜绝工厂存在违规违法行为,让工厂了解验厂的好处及应付方式方法,减少验厂成本,这是有价值的咨询。
第二类:掉在钱眼里的咨询,整天想着怎么联合审核员刮收工厂的钱,各种收费套路,放大问题的严重性,一个验厂搞的像鬼子进村一样,这明摆着就是坑蒙拐骗。
关于审核员收钱这个事情,认证机构是有廉政部门存在的;当然权利在审核员手上,收钱也是常态,确实有些审核员收黑钱收的离谱了,把自己的工作性质完全变成了谋私,去工厂的目的就是去收钱的,没有收到钱,就让工厂验厂不通过,只能说这个行业没有监管部门所以导致了现在的现象。当然也有正直的审核员,工厂在验厂方面的确维护的很好,不存在很大的违规现象,审核员也会给工厂提供验厂法律知识援助,至少性质没恶劣。
假设工厂没有请咨询,审核员会挂掉多少家工厂,那么工厂没有通过验厂,新的订单就不会下放,已生产的货物无法交出去,这样工厂怎么生存?所以体现咨询的价值才是重点,获得别人的认可,才是咨询价值的存在。 |
|
平台保障权益 |
极速退款保障 |
专属咨询顾问 |
一对一跟进